
據上海婦嬰保健院的最近數據顯示,今年預約產檢的孕婦人數已達到去年同期的兩倍。然而,近日滬上媒體接連報道多例聯體嬰兒分離手術,這也引發了公眾對高峰期的生育質量及預防出生缺陷的高度關注。
出生缺陷并不罕見
專家呼吁:要從源頭上遏止出生缺陷兒,“準媽媽”必須給胎兒一個健康的“子宮之家”。生育高峰的來臨促使更多育齡青年開始關注出生兒缺陷率。數據表明:目前我國每年約有10萬例神經管畸形及3萬例先天愚型病例出生,常見的唇腭裂(兔唇)患兒也達5萬例之多。
根據2006年全國出生缺陷監測的結果推算,我國每年有100-120萬名嬰兒在出生時便發現患有出生缺陷,占全部出生人口的4-6%。也就是說,每30秒就有一名缺陷兒出生。
為了進一步推動中國出生缺陷和殘疾預防,降低嬰兒及兒童死亡率,中國政府決定把9月12日定為“中國預防出生缺陷日”,今年是第二年。據悉,根據國家行動計劃:到2010年,我國新生兒出生缺陷的發生率將降低30%以上,重大體表畸形出生降低70%以上。
營造健康的“子宮之家”
缺陷兒是可以預防的,關鍵是為胎兒營造一個健康的“家”。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新華醫院、上海市兒科醫學研究所王世雄教授昨天在接受記者采訪時指出,根據世界衛生組織的統計,智力低下者中70%是因為母親營養不足,所以“準媽媽”子宮內的營養狀態,對孩子未來的身體質量與疾病狀態十分關鍵。
王教授強調,除日常營養外,營造健康“子宮之家”的措施還應包括:婚前和孕產期咨詢與保健、碘營養監測與科學補碘、孕前3月至孕早期補充葉酸、避免有毒、有害接觸和環境致畸,以及孕期安全用藥。
以神經管畸形為例,其最常見形式是新生嬰兒脊柱裂和無腦兒。而要有效預防該病癥,“準媽媽”應該于孕前1個月開始,每日補充葉酸680微克當量,讓血液葉酸濃度提高到最高預防水平。
再比如“兔唇”嬰兒,王世雄教授表示,根據現有研究,妊娠早期的營養缺乏是發病誘因之一,如缺乏維生素A、B2及葉酸等食物成分。此外,孕早期病毒感染,懷孕期間患病、用藥,孕婦大量吸煙及酗酒等,都可能導致胎兒發生唇腭裂。
積極推進“三級預防”措施,預防出生缺陷兒。
記者了解到,某醫院一個新生兒一出生便被查出患“馬凡氏綜合征”,與此同時,在該院新生兒病房內的30多位新出生兒中,還有3名新生兒有不同程度的出生缺陷。“‘馬凡氏綜合征’是一種染色體顯性遺傳性疾病,這種疾病的遺傳率高達50%以上,因為血管大多會有病變,他們在長大后隨時都可能因血管破裂而猝死。”醫生介紹,“除這位‘馬凡氏綜合征’的患者外,另外三名小患者分別患有淋巴囊腫、腦積水和法洛四聯癥。這些也都是典型的缺陷特征病例。”
本文Hash:0b5575800c6a413e1522711b344d33f22a075581
聲明:此文由 謝絕崇拜 分享發布,并不意味163女性網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權益,請聯系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