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少女性在體檢時查出婦科病,整日憂心忡忡,到處打聽或百度該吃什么藥、看哪個醫生,甚至有些單純的妹紙羞于啟齒,看到街邊小廣告就跑去無牌小診所“治病”。
事實上,有些婦科病若沒有癥狀根本不需要打針和吃藥,過度治療反倒會加重病情!
1、宮頸糜爛
很多人聽到宮頸糜爛一詞,禁不住會腦補“宮頸逐漸潰爛、發臭,進而危害整個子宮”的場景。其實,國際上早已取消“宮頸糜爛”的名稱,其醫學稱謂為“宮頸柱狀上皮異位”。
多數宮頸糜爛女性只是因受自身激素水平的影響才出現宮頸柱狀上皮異位,等到激素水平重回穩定后,“糜爛”的情況會有所改善。提醒各位女性,不要被街邊小廣告的“物理治療”忽悠治療,宮頸糜爛治不好,還引起無謂的感染,傷荷包又傷身!
2、乳腺增生
乳腺增生可算得上是女性體檢報告中的“常客”。體檢后,十有八九的女性都可能患乳腺增生。有些女性很擔心乳腺增生會癌變,想著吃什么藥才能消滅它。實際上,大部分乳腺增生根本不用治療。
臨床上,部分乳腺增生屬于正常的生理現象,其中尤以月經和不良情緒所引起的乳腺增生最為典型。
女人在月經前會感到脹痛,但一般情況下,大姨媽過后脹痛就會消失。近期發生不開心的事情,精神壓力大,情緒抑郁,或者穿著過緊的內衣也會發生短期的乳腺增生。
乳腺增生屬于一種良性的病變,極少數會發展成乳腺癌。治療方法無他,要每天保持平和的心態,堅持運動,穿著合身的內衣,少吃激素含量高的食物,這些方式都能有效地緩解乳腺增生。
3、宮頸炎
宮頸炎可分為慢性和急性宮頸炎,而急性宮頸炎較為少見,人們常說的一般指慢性宮頸炎。多數慢性宮頸炎沒有癥狀,很多女性都是在婦科檢查后才發現了子宮頸糜爛樣改變,甚至還有子宮頸息肉和肥大等。
而如果慢性宮頸炎沒有癥狀,就算體檢查出子宮頸肥大也可不需治療,只要定期進行宮頸刮片檢查即可。
但是,若發生白帶異常增加或呈黃色,長息肉、陰道有異味、接觸出血等,要及時上醫院就診。
4、子宮肌瘤
現代人談“瘤”色變,但此瘤非彼瘤,子宮肌瘤的“瘤”屬于良性瘤,也是婦科檢查中的“常客”。部分小肌瘤不僅沒有任何癥狀,連婦科檢查也很難察覺,待做B超檢查才發現。
若子宮肌瘤較小,患者也沒有明顯的癥狀,并且,經檢查后肌瘤沒有惡變的跡象,那么只需要定期隨診觀察。
不過,如果單個肌瘤的直徑大于5厘米,則屬于較嚴重的情況,應咨詢專業醫師是否需要手術切除。
5、盆腔積液
很多女性是經由婦科檢查才發現盆腔積液,通常來講盆腔積液不會引起不適。因為盆腔處在腹腔最低位,一旦有漏出液或滲出液時,都可能引流到盆腔形成盆腔積液。
生理性盆腔積液一般不會對人體造成危害,有時身體會把積液吸收回去,待下次檢查又會消失。因此,沒有癥狀的盆腔積液可不需處理。但如果同時伴有下腹疼痛、 腰骶墜脹等癥狀,應到婦科排查原因。
本文Hash:f06805b383ecfd196e3606189e0f12bca7a06da3
聲明:此文由 一正一邪 分享發布,并不意味163女性網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權益,請聯系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