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 一、一般表現 二、臨床分型
高催乳素血癥系指由內外環境因素引起的,以催乳素(PRL)升高(>25ng/ml),閉經、溢乳、無排卵和不孕為特征的綜合征。從病理改變看,可分為腫瘤性高催乳素血癥,產后型高催乳素血癥,特發性高催乳素血癥,醫源性高催乳素血癥。臨床特點以閉經、不孕、溢乳為主要特點。HP在正常成人中發生率為0.4%,多半發生在婦女,偶見于兒童和青少年。那么,主要有哪些癥狀呢?
一、一般表現
1、月經失調:原發性閉經占4%,繼發性閉經占89%,月經稀發,月經過少占7%,功能失調性出血和黃體功能不全占23%~77%。
2、溢乳典型閉經-溢乳綜合征在非腫瘤型高催乳素血癥中發生率為20.84%,腫瘤型中為70.6%,單純溢乳為63%~83.5%,溢乳為顯性或擠壓乳房時出現,為水樣,為漿液,或為乳汁,乳房多正常。
3、不孕發生率70.7%,可為原發性或繼發性不孕,與無排卵,黃體功能不全或黃素化不破裂卵泡綜合征(LUFS)相關。
4、低雌激素血癥和高雄激素血癥:雌激素降低引起潮紅,心悸,自汗,陰道干澀,性交痛,性欲減退等,雄激素升高引起中度肥胖,脂溢,痤瘡和多毛。
5、視力和視野變化:垂體腫瘤累及視神經交叉時,可引起視力減退,頭痛,暈眩,偏盲和失明,以及腦神經Ⅱ,Ⅲ,Ⅳ功能損害,眼底水腫和滲出。
6、肢端肥大癥:見于PRL-GH腺瘤時,黏液性水腫見于合并甲低時,部分病人存在Ⅱ型糖尿病和骨質疏松癥。
二、臨床分型
1、腫瘤型高催乳素血癥:占高催乳素血癥的71.61%,其中催乳素腺瘤占46%,微腺瘤占66%,巨腺瘤占34%,少數為催乳素-生長激素腺瘤和嫌染細胞瘤,多數垂體腺瘤PRL≥200ng/ml,部分垂體腺瘤可自然消退。
2、產后型高催乳素血癥:占高催乳素血癥的30%,發生于妊娠,分娩,流產,引產后3年內,血漿催乳素輕度升高,患者月經稀發,月經失調,溢乳,治療預后較好。
3、特發型高催乳素血癥:少見,多為精神創傷,應激因素相關,部分為極微小腺瘤。
4、醫源性高催乳素血癥由醫源性因素或藥物所引起,多為其他疾病(如甲狀腺功能減退)所致,祛除病因后可自然恢復。
5、潛在性高催乳素血癥(OHP)也稱為隱匿型高催乳素血癥。
本文Hash:6931187ed8412efbddc2496fb83286562b7db06b
聲明:此文由 謝絕崇拜 分享發布,并不意味163女性網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權益,請聯系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