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懷孕,對于很多女人來說,它絕不是種花養草那么簡單,甚至可能是人生最大的一次冒險。很多沒有經過很好孕育準備就生下來的寶貝,在長大后,還要頂著一個“先天不足”或是“遺傳不好”的帽子痛苦生存。畢竟,我們要面對生產后的孩子,寶貝的健康,很大程度上,取決于我們。
自然界中有很多東西是相通的,孕育寶寶就像培育一棵植物一樣,首先,要有一顆優質的種子,只有種子優質才會有頑強的生命力,才會具備成為一棵優秀植物的潛力;其次,要有肥沃的土壤,如果是貧瘠的土壤或是肥料過量的土壤,這顆種子最終都不會成為一棵優秀的植物,或缺乏營養而萎,或營養過剩而廢;再次,充足的水分對于植物很重要,從發芽到成長,一切全都仰仗著水的滋潤,水會把很多養分物質以液體的形式輸送到植物里;最后,還要仰仗充足的陽光,除了那些必須的光合作用,它還能給種子的發芽和成長提供充足的熱能,看看茂盛的熱帶雨林,再看看寸草不生的南極洲大陸,陽光和熱能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很多準媽媽在孕期都會為即將降生的寶寶擔驚受怕,如果能像培育植物一樣,在孕前就多加照拂,那么可擔憂的事情是不是會少一些呢?
1.優良的種子――卵和精,腎制造
中醫看來,優秀的卵子和精子都來源于腎,充足的腎精才能轉化成優質的種子,所以我們第一步要做的就是保養自己的腎精,只有這樣才會篩選出來合格優質的種子,使寶寶獲得充足的“先天之精”,從源頭上盡量降低將來出現諸如“胎停育”或是“流產”、“先天不足”等問題發生的可能性。腎精不足,常常表現為腰酸、腰冷、脫發、白發、牙齒早脫、健忘、閉經或經血過少等。
開始補腎:
(1)山藥,又名薯蕷。作為具有補腎作用的藥食兩用之品,不論是名揚天下的補腎名方“六味地黃丸”,還是兩千年前醫圣張仲景的補虛名方“薯蕷丸”中,山藥都占據著或是老大或是副總的位置,煎炒烹燉,完全依照個人的口味喜好來吃就好,每天50~200g即可。除了補腎之外,山藥對于肺和脾的補益效果也很明顯,不僅孕前有用,孕后更可以用來養胎。
(2)核桃,是補腎精效果很好的食品。中醫素有食物“以形補形”的理論。核桃仁形似腦,故補腦,從年輕時就堅持吃核桃的人,普遍上到了老年,頭發、牙齒、眼睛都會比較好些,證明了它確實可以補養腎精,延緩衰老,所以孕前和孕中多吃核桃,生下的孩子更聰明,新媽媽則更容易恢復。
(3)枸杞子。作為比較好吃的一種中藥,它補充腎精的力量還是比較強的,而且還是大名鼎鼎的補益腎精名方“五子衍宗丸”中的重要成員之一。吃枸杞子主要把握的就是一個“量”,一般來講,一天有個一把就夠了,不必泡水,像吃葡萄干那樣嚼著吃就好。
本文Hash:2ba4a87d6f53bf1ef12be33722f7c9ba068a00db
聲明:此文由 ninja 分享發布,并不意味163女性網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權益,請聯系我們。